【青年教練】獻給想要帶給他人影響力的你

作者:AndAction 教練 鄭依明

影響力洞察-青年如何突破當下困境

給每個正在迷惘的青年,一整年份教練經驗所累積出來最精華的三個觀念。

在這一年超過 350 個個案的教練經驗中,我們從各位身上,到底學習到了什麼?

接下來,我們就與你分享三個面對新的一年必備的想法,

祝福各位,新年快樂!

讓我們在新的一年,走向屬於自己的成長道路。

觀念一:不要放棄相信自己能夠改變,你的成功故事,其實離你很近。

會來找我們尋求協助的個案們,幾乎都有一個非常類似的想法:都不願相信自己真的能夠做到,能夠為現況創造實質的改變。

我們常常會聽到大家這麼說:

「我不知道我有怎樣的選擇,我看不到其他可能」

「我年紀已經很大了,一定沒辦法再換一個新領域」

「我的生活好無力,但好像就只能想辦法讓自己接受」

但,不論當時是多迷惘多焦慮,在經過教練服務後,每個人都有正向且實質的改變:

「好久沒有這種充滿能量的感覺,我一定會完成接下來的任務!」

「找回生活的動力,很快的就完成了兩個月的行動計畫,心裡感到踏實多了」

所以,我們確定了,每個人都一定可以做到改變。

迷惘的原因,很多時候是因為,我們往往會將注意力放在現實的阻礙,而感到壓抑、負面,但卻小看了我們內心想要改變的決心。

事實上,感到迷惘就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因為迷惘的背後,絕對是一個很想要改變的心。

當我們開始跟個案一起,重建自信、理清思路、展開行動後,當那顆被壓抑的心被解放,屬於個案的成功故事,其實就已經在眼前了。

前陣子有一個個案,第一份也是現在的工作,就做了九年,今年他不想再繼續下去了。

他有很多的很想嘗試轉換工作選項,與冒險嘗試的想法。

但他不確定,自己真的去嘗試之後,到底有沒有可能能夠幫助自己成功轉換跑道。

很害怕這些時間與金錢的投入,會不會只是一場空,因此不敢真正的去行動、嘗試。

我們能理解,每一個想法與選項都一定帶有相對應的「風險」。

即使你選擇王力宏,他在未來的某一天也會背叛你。

但,我們其實都知道,任何行動都一定會比沒有行動好,因為,從成長的角度來說,行動是永遠不會背叛你的。

行動必然都會伴隨著新經驗,經驗都一定會創造新的可能性,而這些,都是屬於我們自己成長的養分,也是邁向成功故事的一步。

最後這個個案在教練服務回饋中寫說:「謝謝教練,我真的很開心真正自己想要的改變,沒有你,這一切都不會發生。」

但事實上,真正促成改變的並不是我,這些改變你原本就可以,所以,當你帶著想要改變的心,相信你可以改變,並開始你的行動,你就已經正在成功改變的故事裡了。

觀念二:用生活的角度看待工作 ,用工作的角度看待生活,才是工作與生活平衡的秘訣。

工作與生活感到不平衡,最常見的現象就是身心交瘁。

有很多個案,每天工作很不開心,常常壓力難以入眠,由其實接近年底,情況就會更加嚴重。持續的時間一長,身體就會變得很差,免不了得定期看中醫、吃幾顆藥。

「每週都要交報告,好怕失敗」

「晚上都必須要熬夜趕工、不然就是躺在床上失眠」

「一想到加班,我的胃就開始痛起來了」

「放假就想耍廢,常常看了一整天的美劇也沒感覺休息到」

保守估計,每十個個案就至少有六七個有這樣的情形。為了因應這樣的需求,除了心理師已經開始有配合的囉(也歡迎大家推薦合作的心理諮詢師、情感教練),我們都還在想要不要跟中醫師合作。

很多人在教練的過程中,都會問說:「我的身心好像一天一天慢慢的爛掉,到底怎樣才是工作與生活真正的平衡?」

但我們認為,要達到所謂的「平衡」第一步是要讓自己在看待工作與生活時,處於心態上的平衡。

平衡心態一:生活其實跟工作一樣,是需要目標、進度與成長,讓你「有計畫」的創造正面能量。

當我問個案說,「既然你工作那麼累,那你沒在工作的時候都在幹嘛?」

我常常得到的回答是:「沒幹嘛耶,就看美劇、耍廢、躺床上、運動…」

生活,其實不是活過去而已,在結束這些看起來「懶散」「很廢」的生活的背後,更多的是陷入更深的罪惡感、負面情緒,而不是我們想像的,充滿活力、幹勁與能量的。

要「持續的」、「穩定的」創造能量,可不是偶爾去爬個山、運個動就能達成的。

這應該是有目標、有進程、有回顧、有計畫的。

生活,就是用計畫的概念去激起你內在動力、跟隨著熱情去創造能量的。

當我們每次跟個案一起討論自己的熱情、喜好、短期目標,一起設定三個月的生活計畫,半年的要達成的個人專案,像是:

「三個月學習基礎教練技術與技巧」

「定期上繪畫課程,三個月內完成一件自己喜歡的作品」

「經營半年的蔬食IG帳號專案」

有個這個補充能量的計畫後,隨著計畫的開展,個案的心情與狀態,很快的就有改變,甚至面對工作的抗壓力也更強。

與其一週復一週的過一個個很「懶散」與「很廢」的假日,不如給自己一個會讓自己開心的安排,讓生活就像執行一個讓自己喜歡與創造快樂事情的工作計畫吧!

平衡心態二: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工作也要找到喜歡的地方、樂在其中。

說到工作,我們就會想到,工作的目標、進度、責任範圍。工作好像就是讓這些我們不能掌握的不自由,「限制」了一天超過一半的時間、甚至我們大半的人生。也因此,每當跟生活放在一起比較的時候,總是容易被預設背負著「惡名」。

對於很多人來說,他們在了解自己喜歡做什麼事、擅長什麼?

但一直以來,都因為在意社會的眼光,而讓自己做著自己沒有辦法認同的工作。

其實對於大家來說,內心都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但都不願意正視自己內心的想法,常常跟我說:

「我想過呀,但是這個就要從基層做起呀,之前的努力不就白費了」

「我知道我想要做什麼,但我覺得這最多只是興趣啦,大家都說我要做一定會餓死」

我就會追問說:

「你現在不換領域?你未來是不是還會一直想換?」

很多都會這樣回覆我:

「過去每次找工作的時候,好像就是一直重複這樣的狀況….」

你現在不面對自己的內心,你總有一天要面對的。

很多人就是因為會一直想內心更想要的選擇,卻不真正的改變,才會讓現在的工作看起來更加痛苦與沒有未來。

找到工作喜歡的地方、做喜歡的工作其實很重要,當開始你不認為工作是一件痛苦的事情、甚至能夠在工作中找到能量時,你更容易將工作視為「有計畫的生活」的一部分。

把工作當作你生活的一部分,讓他有快樂有成就感的成分,其實也是必需的,工作狀態越好,你對於生活品質的認知也會越好。

別忘了,工作總有一天會成為你的生活。

勇敢的換一個喜歡的工作吧,或是盡可能找到目前工作中你喜歡的地方,並有意識的把他當作你生活的一部分。

別讓它總是背負著,工作等於痛苦的「惡名」,讓生活像工作 ,用工作像生活,你就會達到真正的平衡!

觀念三:盡可能讓自己保持在足夠的信心程度,讓你可以隨時承擔更大的風險,挑戰未知。

任何的改變需要的是挑戰未知的,即使我們已經知道這個改變是好的、必要的,我們內心還是會跟自己說:我不夠好,我不想要失敗。

每次我都會聽到個案對我說:

「我想要知道這樣做之後,會不會發生什麼事,我得先了解我才有機會考慮看看這個選項」

但事實上,在面對未來時很少事情是不包含著未知的。

當你不願意承擔那些未知所帶來的風險時,你能夠做出的選擇就比較少,你能夠創造的可能性也會比較少。

像是:

想要換領域,不想承擔失敗的風險

想要交新朋友,怕被拒絕沒面子

想要換一個工作,怕下一個沒有這個好

然後,我們就失去選項了,覺得自己困在現況裡。

我們都知道,不想承擔風險,沒有信心挑戰未知,並不是你的錯。

很大的可能,是因為你覺得在這個時間點,這是最好的判斷、最理性的選擇。

你可能這陣子太少正面的經驗、成功的經驗,甚至最近做什麼事情都一直碰壁。

自然而然,你就會變得保守。

像是:

很久沒求職,要轉職

要進入完全沒有嘗試過的新領域

不想當員工,想要開始做自由工作者

但事實上有那麼難嗎?

現在能開始做的事情,自己真的不知道嗎?

很多時候不是的。

我們同時也知道,你絕對不是一直都是如此。

這些沒自信很多都只是暫時的。

當我們回想過去你在狀況很好、自信心充沛、勇於挑戰的時候,你會擔心那麼多嗎?你會做怎樣的決策?

很多人會跟我說:「如果是五年前的我,我一定會覺得沒問題」

所以,讓自己保持在足夠的自信的狀態是很重要,即使在面臨一樣的狀況,你也會覺得自己擁有更多選項、有更多成長的機會,你甚至不會把它當作一個需要突破的困境。

當你遇到選擇的當下,你就需要這樣的勇氣與自信,現在開始,像是好好的計畫你的生活,多去嘗試新體驗與創造正面的經驗,或是跟正能量的朋友定期聚會等等。

這些經驗,就會隨著時間慢慢築起你的自信心,避免你在未來面臨沒有選擇困境的最佳應對方式。

這樣,你就能自然的面對挑戰,持續成長。

如果你正面臨困境,請趕緊給自己更多肯定,提升自己的自信,

如果沒有的話,也要在平常盡可能讓自己保持在足夠的信心程度,

為自己的未來,買個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