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公寓側寫 系列一
採訪撰稿:姜之湄
編輯:張翰文
受訪者:葉上綺
住在龍江384青年公寓的葉上綺(Clara),是一個熱愛幼兒教育的工作者,在一雙雙明亮的眼睛中找到自己的使命。每次遇見Clara,總是可以看到她對幼兒教育的熱愛與投入。今年秋天,Clara將與夥伴前往偏鄉小學發起《打開教室的多重宇宙》藝術教育工作坊,讓我們一起走進Clara的日常,看她如何和孩子一起建構人生。
走進Clara的生命故事裡
身為公立學校幼兒園老師的Clara同時也在兼顧政大幼兒教育研究所的學業,假日是教育局研習中心講師。陪伴的對象從幼兒到教師,她笑稱自己是「雜食性教育工作者」。
「你的眼睛,像顆水晶通透,裡面有一個無窮無盡的宇宙。」陳奕迅這首歌本來是唱給襁褓中的嬰兒,但每次見到Clara的時候,我也總這麼想著。大概是因為長期以來的工作經驗都與幼兒教育相關,Clara看起來比身邊其他同齡的共居夥伴都年輕許多,但這不是不成熟,清澈的眼神和真誠的談吐中反而有不慌不忙的從容氣魄。
Clara對於「人是怎麼在這個世界長大的」充滿好奇,仍持續探索中。關於幼兒教育,她想說的還有很多⋯⋯
01|「你的臉上有鯨魚的眼睛」
「你知道我的名字——鯨魚老師,是怎麼來的嗎!」一聊起小孩Clara就神采奕奕,她說是孩子們的驚喜發現讓她成為一個教育工作者。
大學實習期間,有位小女孩突然輕輕點了點Clara左下方嘴角的小黑痣,告訴她:「老師,你臉上黑色點點倒過來看像是鯨魚的眼睛,好可愛唷!」,她沒有想過,自己從小到大一直嫌醜的痣,在孩子眼裡竟然能以「鯨魚的眼睛」這樣生動美好地描述。她發現,孩子們在過的每一天都是嶄新的世界,讓她很受觸動,自那時起,她立志成為一名幼兒教育專業人員,也開始大方地對大家介紹自己臉上這顆獨一無二的鯨魚眼睛。
在Clara的觀察中,幼兒園小朋友的每一個日子都被放大,就連看著在洗手池裡日日流動的泡沫,孩子們都能對此產生一千種想像。「對我們來說洗手只是一個流程化的事件,但小朋友還沒有把每天都做的事當作慣性,一切都是發現,都是新鮮。」她從教育工作中探索到生活的真實感:「他們教會我活在每一個真實存在的瞬間。」
02|陪吃陪玩就能當幼教老師了?
「寫下這封信時,我的手在發抖,
揉掉了幾張信紙才變得比較乾燥。
我很驚訝,
一年見不到幾次面的爸爸,
對我的影響竟是如此深遠。」——摘自Clara的Facebook
Clara生長於一個「候鳥家庭」,父親多年在海外工作,因為疫情她和爸爸已經好幾年沒見了,今年九月重逢後,她在個人Facebook帳號發表了一篇給父親的公開信。在信裡她說,前陣子參加的工作坊有一個環節要求回想父親的姿態,而她已經幾乎忘了父親的臉龐和走路姿態,忍不住大哭,通過探尋,她發現了自己潛意識裡對父親陪伴的渴望,更深刻地了解到幼兒教育的重量。這封信流淌著沈甸甸的思念、安慰與愛。
她收到一則私訊:「你的文筆這麼好,當幼兒園老師太可惜了。」
她意識到,直到現在,還是有人覺得「幼兒教育」是教育界最低級的一環,人們覺得幼教老師只是陪吃陪玩,優秀人才去做幼兒教育是一種浪費。「『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童年是孩子成長多麼重要的階段啊,但幼兒教育常常被忽視。」在Clara看來,那些對生命有深刻探究、有意願了解自己和別人生命的人才是非常適合成為幼教老師的,這個職位不該被如此看輕。
「那些童年的經典時刻,深深形塑了孩子的人格,進而影響他們的人生;而幼教老師的一言一行,都深深影響著孩子童年的經典時刻。」
03|教育是一種藝術
「我覺得我面對的不是一個一個小孩,而像是一個部落,我看到小孩背後都站著他們的家庭,孩子是每個家庭的鏡子。」Clara和朋友致力於連結體制內外的教育工作者,共同創辦非營利幼教資源共享平台「一起說幼」分享多元的幼教思潮,以及最即時且真實的教育現場第一手資訊。這個平台自然增長的粉絲數量不少,她和熱愛教育的朋友正在一起創造屬於自己的影響力。
Clara說自己這幾年常常被問「教育」是什麼,五年在教育現場的經驗有哪些。再次面對這樣的提問她好像早已有自己的回答:「教育是一種藝術」。她分享道:「如今從填鴨式教育發展為核心素養教育,幼兒教育也早已和過去不一樣了,沒有人告訴你什麼是對的,我們要不停在事件中試錯,從每一次的刺激中建構新的自己。」
Clara和朋友計畫在今年9月24日主辦一場名為「打開學校的多重宇宙」的藝術教育工作坊,以新店龜山國小為基地,透過戲劇互動、定義遊戲、校園案例分析、草圖繪製以及教室模型製作等藝術活動,希望用一個整天的時間,帶孩子打開對校園、教室、學習的多元想像,邀請大家成為一日學校設計師。她們推廣常識的非常規解法,拆解之後創造成新的鬆散素材,再歸納學生對學習的想像。兒童將使用他們特有的語言,對世界進行描述與創建。相信這樣的藝術計畫能啟發到的不只是孩子,還有每一個心中曾有天馬行空夢想的大人。
在青年公寓做實驗—和陌生人經營一段新家人關係
聊起自去年七月以來加入共居夥伴計畫的成長變化,Clara說,在自己的原生家庭裡,每個人都很獨立,大家習慣了講事情,不講心情。但在共居生活裡,「我可以看到大家的熱情萌發在什麼地方。相信世代創造的共居體驗是非常有機、有生命力的,他們的生命可以帶我去我想看到但沒有見過的地方。每個人的身上都有一部分彼此,是很動人的事情。」
在Clara看来,與人產生連結,就像她熱愛的幼教事業一樣,都是充滿生命力的故事。祝福她,一直擁有這樣澄澈真挚的心和美麗的鯨魚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