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探索】不是為了外在,而是內在的自己與土地自然的連結

/圖:張光儀
/文:張光儀

「你太白了,去曬黑!」

 

國境之南,恆春,落地就以熱情但和煦的陽光迎接每一位入境的我們,熙熙攘攘的街道,自行車與行人穿梭的小巷,映入眼簾的每個旅者,都自帶黃金烏魚子般的焦糖膚色,毫不違和的融入老城古蹟與山嵐的風景中,一開始,我只意識到我太白了,除了膚色,甚至還停留在陽光沙灘比基尼的刻板印象中,但沒察覺到Jason暗示探索者的貼心小叮嚀,「恆春,太黏了!」,直到旅程的開端,從六天五夜,順其自然地變成了八天七夜,而我也莫名其妙的考到Open Water潛水員證照,猛然照鏡子,才發現,我已經變成恆春的風景之一,看到轉運站剛來的小白們,會在心裡忍不住呢喃:「嘿,你太白了,去曬黑!」(笑)。

 

Day1  Welcome BBQ Party

 

開啟暖洋潛水旅宿的大門,迎接我們的是「捲捲」(喵),慵懶的姿態與放空迷幻的眼神,讓空間與時間瞬間變得寬敞而緩慢,如同愛麗絲的粉紅笑臉貓的出現,「旅程開始前,請用力吸幾口貓貓,有助於放鬆心情、減緩對時間的敏感與緊張。」

 

放置行李後,前往城東大院子「火箭人實驗室」的大本營,出門不遠就發現有一隻雞在不尋常高度的鐵捲門發呆,好像提醒著我們,「在恆春什麼都可能會發生」,路途中遠方明亮且綠意環繞的西式建築,原以為是當地的無菜私廚料理,走近一看,才發現,原來是目的地,場域由裡而外透著曖曖內含光的溫暖,瞭解過後才知道,這座文資復育的堡壘,藏著創辦人與在地居民的浪漫和願景,而一切醞釀,在言談之中、在投手之間、在闡述從無到有,從有到好的堅定眼神中,會產生認同感,而從參與中找到歸屬感。

 

「烤肉的火,等Sarah來再生!」,第一次聽到我所被安排的教練名字時,心想,Sarah果然在這場歡迎派對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生火」XD,只見忙進忙出,來回民宿與院子之間穿梭備料,時而擔心大家進食狀況、時而關注炭火穩定,可靠又熱情的Sarah就像鄰家大姊姊的存在,雖然事後她一直問說,「到底是為什麼要等我來才生火?(笑哭)」,我不會說是Warren說的(逃)。

 

Jason喝鏘之前,與Watten細心在草地上準備投影與長桌的背影,讓我想起在台北籌辦活動時的日子,不同的是,兩人散發出來的是悠閒與自在,即使後來下偶陣雨時的應變,也是展現輕鬆的彈性與從容,有別於按表操課的順其自然。

 

回暖洋民宿後,我得到Coach第一件交代的任務,就是「點蚊香」,自此幾乎每天的傍晚時刻,我都會主動去點前後門蚊香,不自覺養成的習慣,已經讓我開始從生活的小事被黏住了;第一次我問Sarah明天的行程,她回「我想一下。」,隔了一小時,我又問她我們什麼時候要起床,她則想了一下,「我等等跟你說。」,上樓睡前我責問忍不住問第三次明天有需要準備什麼嗎?,她則睜睜地看著我說,「放鬆,你明天就知道了,七點半起床,晚安!」,當晚我一開始,輾轉難眠,心想,Warren與Andy為什麼安排Sarah成為我的Coach,我剛剛不自知的行為,是不是無形中造成了對方壓力,我可能該放下按部就班的經驗,真正的體驗「恆春在地潛水教練的日常」,學習讓腳步放慢,解除以往的緊繃,讓Sarah帶著我探索未知,決定後,就在鬆暖的單人床上睡著了。

Day2  Lishan / Waterfall

里山生態/森社場所/島風行旅創辦人志遠哥介紹長達十幾年的深耕,從教育工作者到社區輔導員、再到在地生態旅遊與經濟轉型的推手,傳承恩師的熱忱與延續社區鄉親的感動,腳踏實地用時間與真誠,串起政府與當地人和異地工作者三方的溝通與無限可能,也為地方生態、觀光、產業轉型升級等,帶來多元的機會與空間。

午後前往瀑布,顛頗的石壁,手腳並用前往瀑布,過程中,夥伴雨晴不時主動協助,哲廷則溫暖關心,Andy與楷楷時刻紀錄,在浸入沁涼的水中時,伴隨瀑布的沖淋,褪去生活中的煩惱,如同忘憂水般,忘記以往的自己,開始與自然連結,夥伴彼此的熟悉度與依賴,就在泡在同一池水域中,暈染開來。

晚餐與Sarah全聯採買,煮了青醬義大利麵,我太貪心放太多麵,導致愛惜食物的Sarah分盤,苦了哲廷,一個人嗑掉大半,也從中感受到,量力而為與珍惜所有,一直到旅途結束,採買與購食都一直被提醒適量,也徹底落實環保與外帶自備餐具,真真正正從生活中關心生態。

Day3  Diving / Lemon Pie

出發前的興奮與期待,在入海前的一刻,瞬間化成緊張與對大海的敬畏,個人耳壓的問題,幾度下潛造成耳壓不平衡,頭痛欲裂,但在海底,Sarah主動積極協助我困難排解,上上下下讓我緩慢穩定適應,在我想出海面時,用堅定的眼神與手勢告訴我,放空腦袋中的一切,「放~輕~鬆~」 ,而好運就在放鬆後隨之而來,映入眼簾的就是魚群,我指著在家裡餐廳學到的各種魚名,指著他們興奮的含著調節器一一唱名,事後還被笑說是去海底看食材喔,「米納桑要乖乖長大喔~」(笑),就在即將結束潛水前,突然一隻海龜不疾不徐的從我們眼前悠遊而過,當下與潛伴過度興奮地游過去被Sarah抓住,「碰瓷30萬!」,近距離的看著海龜覓食,內心非常感動,以往從影片中看到吸管插著海龜,內心只覺得好可憐,但當活生生的生命在我們的眼前出現,海洋的包容與孕育,使自己覺得渺小而慚愧。

午後,與甜點達人雨晴(無經驗),在Sarah的指揮下(自己想辦法查食譜),分工動手做檸檬派,雨晴沒想過自己可以做甜點,照本宣科的她將派皮壓的扎實且綿密,是誠品的大功臣,而我則偷偷調高比例讓檸檬汁加入更多,使成品更酸,結果兩個個性完全不同的人,做出讓Sarah讚賞的檸檬派,是完全始料未及,派皮的緊實口感搭配酸味帶勁的內餡,讓我們第一次共同完成了作品(完食),非常滿意XD!

下午,我們約在海邊,泡在海裡看著夕陽,輕鬆自在的談天,聊著彼此的原生家庭與生活,聊著有趣與糗事,在這裡,除了讓時間開始緩慢流動,也打破了歲月的疆界與國族的隔閡,聆聽與分享,是唯一的連結。

回程,Sarah因為我的一句「好想看星星銀河喔~」,她帶我們前往風飛沙,鋪著野餐墊,我們躺在地上看星星,雨晴大喊,「你們看,克勞迪星雲~!」,我問說在哪?語畢,一大片雲飄過來遮住半片星空(笑),就這樣放空的仰望星空,享受放空雨涼風的輕拂,真心感謝Sarah特地帶我來看星星,還看到兩顆流星。

「可能生活中對於自身平淡無奇的日常,有可能是他人的仰望;而當你有一個小小的願望,說出來,原來有人願意為你完成。」

Day4 Clean Beach / Biking

「好像有人突然衝進你家開趴踢,然後一陣喧鬧狂歡後,把垃圾留在你家,拍拍屁股就走了。」我對著攝影師楷楷的回應。

一邊淨灘撿著垃圾,一邊回想昨日潛水的光景,頓時充滿能量與動力,以往去海邊只會把看得到的大垃圾撿走,現在是夥伴們不畏烈陽,蹲在定點把細碎塑膠碎片、小垃圾可能會被誤食或卡住的東西逐一分類,過程中,數度在一整片寄居蟹的家撿拾垃圾,滿滿的寄居蟹,生活在一堆垃圾中,邊剪邊反省生活中的方便,同時也帶給其他土地的共存生物不方便甚至危害,一邊放空、一邊欣賞大海與生物,過程中沒有太多交談,不知覺就撿了快兩小時,看著滿滿一袋一袋的垃圾,也慢慢的撿拾起自身過往的恣意與任性,由外而內真心地看到不足,並且修補,此刻還來得及,只要我們願意。

回到暖洋,開始開啟民宿小幫手模式,同時在準備烤司康的過程中打掃一到三樓,Sarah經驗吩咐的發號司令,前二十分鐘烤箱在烤的時候,一個人整理房務,一個人從三樓吸地到二樓,之後回來塗蛋液再考十五分鐘,這時候整理廚房跟大廳,包含沙發等,而她則一個人整理所有的潛水庫房,就這樣,時間有限,目標一致的,再次達成完美的任務,整理民宿與自製司康,完成!原來日子過的愜意同時也能有如期將工作完成,彈性與收放之間,我還有很多要學習,而生活要過的輕鬆,其實則需要高度的自律。

「成為解決問題的人,並且同時包容。」Sarah與雨情過程中無論是自行車烙輪,或是同行的夥伴變速有問題(我)、還是速度跟不上(還是我)、來不及回程要開線上會讓大家等(又是我),非常好意思想找地洞鑽,在最南點看銀河的同時,大家原地停留將近兩個小時,讓我可以安心地處理公事,回程時擔心路面黑暗與回到暖洋太晚,哲廷與攝影師楷楷輪番代騎,過程中還不忘安慰我,而我也正視到,不是每件事情都可以靠自己完成,而需要適時地向夥伴求助,幸運的是大家都很樂於協助,並且用溫柔的方式提醒著我,我還有很多不足,真心的鼓勵與支持,接受改變的自己,打從內心感謝。


Day5 Touring / Present

「恆春的山海、文史、風土,一百種生活的方式。」JC帶著我們近城區導覽的試運營,沿著古蹟與歷史的脈絡,用三十分鐘的時間,穿梭市區的精華,用厚實與幽默的談吐,將我們帶回恆春日治與以往的榮景。

傍晚,來到活動的尾聲,活動主辦Warren邀請大家使用日本有趣的簡報方式「Pecha Kucha」(每張照片20秒/共20張不含文字純照片),時間到自動跳到下一張,精準控制時間也讓演講者內化與要表達的重點濃縮。當晚邀請到計畫的參與者、好好吃飯工作同仁,火箭人實驗室夥伴以及在地頭人與好友,大家一起在當地法式主廚的美味佳餚下,把酒言歡並共同分享每個人在恆春的大小點滴。

來到簡報的時間,或許是氣氛,或許是體悟,感性的邊講邊哭(非常不專業),旅途中遇見的每一個人、每一隻貓、每一刻感動,在過去五天被無限地放大,放大到超出自己的想像,原來過往的已知與認知,都被一一提醒著放下與補足,在今晚,又快速的在每張照片20秒的時間中,影像與感知一切急速的收縮與內化,當下的衝擊與看見照片中的自己,忍不住讓眼眶浸濕。

Mulinung擁有大地之母的氣息與包容,隨著音樂跳起大溪地舞,將日月山嵐揉進指尖與搖擺中,掂著腳尖感染每一位目視空氣與音樂流動的我們,不自覺得跟著偏偏擺動,將感動留給大家,將感謝回送自然。

原來,這就是Xplore恆春計畫的目的,不是為了外在而是內在的自己與土地自然的連結,短短不到一週,要去改變一個人的生命軌跡有限,但是,在我們各自回到自己的崗位前進時,或許某一刻,會突然想起,有一種生活叫做「恆春」,感受陽光的曝曬、徐風的吹拂、海洋的包覆、人文與歷史的沈浸,從中看見自己、探索自己,而停下腳步時,回頭一切山海、一切風景依舊存在,只要我們不要忘了自己,忘記在這裡體驗生活的每一刻,還有彼此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