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去,是為了更深地創造連結與想像未來。
從城市復興到災後重生,相信世代一直帶領台灣青年,走進日本的「再生現場」。2019年,我們踏上橫濱,深入社區,感受人與土地之間深厚的「愛著度」;同年,我們走進石卷,見證311東日本大地震災後的破碎與重生,發現地方如何用勇氣和希望重建家園。走過疫情,2025年,我們再次出發,探索東京,深入理解「再生企業×再生社區×再生城市」的多重轉型故事。
每一次探索,我們不僅在觀察,更在一起思考:我們可以如何發揮正面影響力?這不只是一次旅行,而是一次啟發,一場與世界對話、與未來共創的旅程。
瀨戶內地區 The Setouchi Area
在1970年代日本經濟起飛的光芒並未照進瀨戶內海,這裡曾經是日本最不願被提起的角落。廢棄工廠、重金屬廢棄物掩埋場、空蕩村落,島嶼一座座被遺忘在潮汐之間,任由污染衝散希望。海風曾帶來惡臭,孩子們離開故鄉,大人們不敢回頭。
1990年代,一場看似不可能的重生之旅就此展開,福武財團與藝術家安藤忠雄踏上直島,提出一個瘋狂的想法:「讓藝術為島嶼注入靈魂」,在近乎無人相信的環境下,試圖用藝術重新書寫土地的命運。
Setouchi Art Festival
2010年起舉辦的瀨戶內國際藝術祭,在北川富朗先生的策展下,更像是場點火的儀式,把這股轉變推向世界。
2025年,第六屆瀨戶內國際藝術祭登場,曾經廢墟中的小島,如今吸引世界各地的人遠道而來,只為親眼見證:「荒蕪可以變成希望,只要你願意相信一座島的夢」。
地域重生的起點
那些曾無人問津的島嶼,因美學、建築與自然的對話而甦醒。瀨戶內藝術祭,以海洋復興為主軸,更點亮這片海域無數曾經沒落的島嶼。
直島、男木島、女木島、大島、犬島、豊島、小豆島,藝術家深入發掘無數島嶼的脈絡,與在地居民的共創,島嶼命運因此翻轉。
不只是藝術祭
但真正的地域重生,並不只發生在藝術場館或藝術祭展期之中。直島的藝術家開設文化空間、男木島的老屋活化成在地孩子們的圖書館、女木島的廢墟改建成生活休閒場所,在島民們的共同推動下,推動地域與生活的重生。
藝術祭點燃了引人注目的光,在地的島民努力延續重生的火焰。三十年來,瀨戶內海地區不只是展覽的舞台,而是一個真實生活的實驗室:探索地方創生、社區共創與文化永續的可能。
與志同道合夥伴一起學習
你將與相信世代影響力學習(Impact Academy)的夥伴們一起親臨瀨戶內海!夥伴們各自具有永續、電子、科技、金融、藝術、非營利組織等多元背景,在跨領域共學的學習場域經歷獨一無二的學習旅程!
每天晚上,我們將在「高松共學基地」展開學習討論。透過社群共學的方式,相互交流、激盪、學習,打開視野和生命的厚度,創造一段深刻的社群共學經驗!
認識瀨戶內的在地組織
瀨戶內國際藝術祭的感動之處,不只是優秀藝術作品的呈現,更是社區創生的典範。瀨戶內藝術祭的幕後推手「小蝦隊志工」,更是藝術祭可以成功的關鍵!
相信世代將邀請小蝦隊的成員,與共學夥伴進行小蝦隊的導覽,同時分享維護藝術品的相關經驗,讓此行不只有藝術品的見聞,更深刻學習推動藝術祭成功的深刻連結!
教育復興的第一現場
瀨戶內海的男木島,是人口僅有160人的小島。島上的小學和中學,多年前因為人口不足而廢校。出生於男木島的福井先生,受到瀨戶內國際藝術祭的感動,決定帶著妻子從大阪搬回離開已久的家鄉。
有感於在地孩子們缺乏妥善的教育資源,福井夫婦決定改建百年廢棄老宅,成立男木島圖書館,打造在地孩子好好長大的空間。
福井夫婦將與此行見學夥伴分享為男木島的孩子打造教育成長環境的心路歷程!
一場關於土地、視角與未來的探索行動
本次海外見學旅行為共學性質,相信世代贊助此行策劃費以及在地連結的相關費用。錄取後由共學夥伴自行負擔機票、食宿、在地交通與生活雜支。
歡迎相信世代共學團隊一起探索這片海域的復興之旅!回國後,我們邀請你完成一篇旅行書寫,並參與今年11月的「瀨戶內海分享會」,和更多青年朋友分享你的發現!
加入我們的瀨戶內海共學行動
今年秋天,10/15-10/19 ,相信世代在瀨戶內海的海外見學旅行即將展開,邀請你加入我們的行列,走進瀨戶內海的重生場域,向這片土地學習。
相信世代誠摯邀請20至35歲的你,親自踏上瀨戶內海,與我們一起探索這段地域重生的故事!